2月22日,春风和煦、万物复苏之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缓控释和稳定能力肥料创制与产业化”项目2024年度总结会在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总部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农业农村部相关领导、项目负责人、各参与单位的课题负责人、咨询专家等60余人,共同回顾该项目过去一年的研发艰辛与硕果,展望未来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化肥减量增效、绿色农业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该项目以其独特的创新魅力和实用价值,成为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的新引擎,为农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据了解,该项目立足缓控释肥产业化关键技术,聚焦绿色环保的缓控释与稳定性肥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的唯一一项缓控释肥和稳定能力肥项目。该项目由山东农业大学牵头,联合中科院沈阳生态所、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共同承担。
在当今农业绿色发展的浪潮中,绿色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很重要。它不仅关乎农业生产的效率与可持续性,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当前,我国缓控释肥料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这既是我们科研人员的骄傲,也是对未来发展的鞭策。绿色缓控释和稳定能力肥料的研发,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周卫指出,新洋丰等企业在复合肥和缓控释肥料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希望未来能继续发挥带头作用,推动缓控释肥料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山东农业大学作为项目的牵头单位,从始至终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积极对接国家和山东省重大战略需求,深化基础研究、突出原始创新、提升科技效能。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勇在致辞中表示:“绿色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不仅是科研工作的重点,更是我们对国家粮食安全、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庄严承诺。我们将继续强化有组织的科学技术创新,为项目的成功提供坚实支撑,助力缓控释肥产业从资源循环迈向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宏坤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不仅推动了公司整体研发能力,还在产品研究开发、产业化发展、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起到了助推作用。两年多来,我们与各方携手并进,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特别是缓控释肥方面,我们已建立了两条生产线,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新洋丰将继续组织研发、生产、推广等多个部门,全力以赴参与到项目中来,为绿色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与产业化贡献更多力量。”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一处汤启国对该项目的进展和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建立责任主导机制,提升公司创新主体地位,保证各项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二是重视研发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建立全过程日常跟踪体系,并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三是加大创新成果的集成示范与产品示范推广力度,培育标志性成果,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真正走到田中扎根落地。
会议期间,该项目各课题负责人围绕所承担课题的年度研究进展、重要研究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及2025年度工作规划等内容做了汇报。
该项目负责人、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杨越超对项目总体进展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汇报。他自豪地说:“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十四五’我们实现了新材料、工艺、产品的全面转变。我们目标创制绿色缓控释和稳定能力肥料,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示范推广与评价。在新材料方面,我们研发了绿色生物基工程膜材、生物源抑制剂和稳定剂;在工艺装备方面,我们创建了精准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及装备;在产品方面,我们实现了专用型、功能型、缓控型及稳定性肥料系列新产品的产业化。”
山东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张淑刚围绕“绿色缓控释膜材、抑制剂及稳定剂研制” 进行了详细汇报。他对新材料研发的艰辛历程和美好前景的描述,让与会者对新材料的应用充满了期待。山东农大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方军重点介绍了绿色缓控释及稳定性肥料工艺装备研发的情况。他强调,这些装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为绿色缓控释肥料的产业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陈宏坤作为“绿色缓控释肥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开发”课题主持人,详细分享了新洋丰在缓控释肥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示范推广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显著成果。他表示,新洋丰将继续推进课题实施,积极创新,为农业绿色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魏占波汇报了绿色稳定性肥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开发的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士诚则介绍了绿色缓控释和稳定能力肥料高效施用技术与效应评价的研究情况。
在听取了各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后,该项目咨询专家组成员对项目的整体进展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缓控释肥料通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调控机制,对肥料的养分释放与作物生长期间的养分需求同步,让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相匹配,极大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缓控释肥料在绿色农业的发展中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是当前新型肥料中推广最快、减肥增效效果最好的,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必然会发挥更大作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张民对该项目的创新成果充分肯定。他建议项目团队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始创新、提升科技效能,为缓控释肥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邹国元认为,该项目在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他勉励项目团队继续加强示范推广力度,扩大新产品的应用场景范围,为农业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研究员刘宏斌强调了项目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他建议项目团队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施,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一同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项目在绿色缓控释和稳定能力肥料的创制与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希望项目团队能够继续深化研究,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施,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周卫最后表示。
杨越超听取专家组的评价建议后表示,项目组将认真梳理并落实所有建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他强调,项目团队将积极地推进各项工作,高效完成项目,为行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该项目的参与单位之一,新洋丰在绿色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缓控释肥工艺创新方面,新洋丰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关键技术瓶颈,完成了肥料核心预处理技术、湿法肥料表面改性与润滑技术、多点分布交叉混合喷涂工艺以及多级转鼓动态变速包膜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在产品创新方面,新洋丰紧跟市场需求,针对特定区域的作物需求,成功研发出多种功能型缓控释肥料新产品或配方,并获得多个作物专用肥新产品备案登记。
在示范推广方面,新洋丰开发的专用化缓控释肥新产品已在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上开展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建立了多个核心试验示范点。这些示范点的建立和推广,如同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为缓控释肥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新洋丰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合作与交流,一同推动绿色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如联合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共同研发“玉米抗逆丰产的缓控释肥料高效施用技术”,并成功入选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这种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为绿色缓控释肥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绿色缓控释和稳定能力肥料的研发与应用仍任重而道远,但前景光明。“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各方一起努力下,绿色缓控释肥料将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助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